台灣電影史得因應《跑道終點》重寫。《長跑者的寂寞》、《四百擊》,每個地區似乎都有自己的Rebel with a Cause,而戒嚴下的台灣似乎又特別壓抑,尾聲只有深不可測的黑⋯小彤的爆發或許太過,也未必有充分的鋪陳,可是放回台灣脈絡,又很能接受,滿腔的憤怒,化作直白的批判,也化作濃烈化不開的抑鬱。跑道/算盤,精密計算下的反覆(日常)迴圈,以及偶然的閃電颱風、終點前(永勝餐館招牌掛上)的突發,又回到原點,徒勞若薛西弗斯;而兩個男孩所面臨的阻礙,也並未簡化為樣板反派父母,沒有壞人,是一種世代隔閡、時代氛圍。
左胸上的吸盘 2023-12-26
牟敦芾电影的角色,经常有股只按自己心意行事、横冲直撞的癫狂感,这部就挺典型:两个阶层出身不同、性格有差异但要好的男学生,他们之间有种古怪的关系,一会去野泳累了分享食物,接着就马上由一个朗读另一个的日记来羞辱对方,他俩还疯狂的在泥水里扭打(把泥巴塞对方嘴里真的非常过分了),所以你就搞不懂这份友谊是如何维持的?电影在设定上给了**:一个擅珠算,一个擅跑步,他们是不可拆解的手足关系,但这个设定在**表现上并不充分,后面直接用台词点出了“***”,但纵观全片,两个少年的关系比较**。尤其半小时后跑男意外身亡,珠算男离家去对方家里的小摊帮忙,他极**的看不出伙伴身体出问题致其死亡,又跟对方家长坦白认错,继而思念伙伴砸了他父亲的招牌,这种像野猪一样莽撞的人设,搞基会像本片这么纠结**?视听上无甚亮点
LoudCrazyHeart 2022-04-19
华语影史上不可忽视的作品。母题上从青少年不易察觉且被忽视的情感心理上入手,将幽深阴郁的少年思绪缓缓道来,独特而少见的阴暗气质和片中夏日炎炎的灼伤形成强烈的反差,大概从未有电影能够这么早就触碰到这一块小小的角落。前面20多分钟对男性少年伙伴关系炽烈真诚而坦率的描写,对边缘词汇的隐隐指涉,都是布满阳光的,然后意外来袭,急转直下的不仅是故事情节,还有提前来临的关于生死的反应和思索。也同时开启了两个家庭的对比,两家巨大的地位落差凸显出立竿见影的效果,创作者是有社会批判的,还存着一份善意和怜惜。片中对男性身体的直接拍摄是大胆的自然的,营造的疑虑重重的少年形象亦然是不可取代的。不同于主流电影的审美和立意,完全在意人的存在意义。
菜根 2021-02-09
牟敦芾给人的印象是香港导演,比较大尺度,但《跑到终点》却是实打实的台湾电影。影片是关于一对小玩伴比赛,其中一个娃猝死,另一个娃心中很难释怀的简单故事。音乐和画面的留白都是比较多的,这后后来的一些电影有很大区别。影片表述的情感很细腻,清风拂栏,哀而不伤。
欢乐** 2020-12-15
乍看是隽永冲和的散文笔调,“草创”期的台湾农村大远景,镜头中亲密厮打的少年身体在水浪泛起的银波里闪着光,生命的机能蓬勃、野蛮、肆意,仿佛两个少年能一起走到天荒地老,大胆的**镜头与隐晦的同***。矿洞的回声如死亡预告,珠算与跑步双线并进的剪辑渐露生猛之色(多处平行剪辑几乎榨出苦涩胆汁),留下的那个注定要在这缠作一团的噩梦中反复咀嚼失去的痛苦,他没法和任何人说起这些究竟是黑是白的事,于是一日日地向守墓人诉说(唯有对陌生人才能开得了口,无台词的远景处理很棒)。结尾非常好,既然一个人到达不了承诺过的地方,只有回到曾映照出死神的黑洞里去。
站在埃菲尔铁塔 2020-09-30
心心念念好久的影片,终于看到。从来没有这么一部影片,让我这么不舍得看完。牟敦芾导演,谢谢你!
青🌈 2019-03-06
在**的台北故宫博物展上看到的电影,一直哭着。后面的压抑,无力和悲伤随着音乐一直敲打着。有些东西失去了整个世界都变了,小彤多孤单啊。
如 2019-02-02
既然导演是拥抱西方文化的文艺青年)我感觉它的根是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那一线里的:自取毁灭的少年,非职业演员,没有路人没有环境音的场景,**scape穿梭,阶级挣扎……然后用这些来描述当下社会难以消解的困惑。因为好歹也70年了,加入了精神层面蒙太奇这些手法;台词里直接写入“***”确实是很先锋了。
HurryShit 2019-01-08
台灣電影史得因應《跑道終點》重寫。《長跑者的寂寞》、《四百擊》,每個地區似乎都有自己的Rebel with a Cause,而戒嚴下的台灣似乎又特別壓抑,尾聲只有深不可測的黑⋯小彤的爆發或許太過,也未必有充分的鋪陳,可是放回台灣脈絡,又很能接受,滿腔的憤怒,化作直白的批判,也化作濃烈化不開的抑鬱。跑道/算盤,精密計算下的反覆(日常)迴圈,以及偶然的閃電颱風、終點前(永勝餐館招牌掛上)的突發,又回到原點,徒勞若薛西弗斯;而兩個男孩所面臨的阻礙,也並未簡化為樣板反派父母,沒有壞人,是一種世代隔閡、時代氛圍。
Reader 2018-12-23
2012年7月12日,我給本片建了豆瓣條目。直到最近才有機緣看它。當時在劇情簡介裡說了一些暗記猜想。今年有人更新條目,全給刪了。刪了也罷。有些話留不留下都一樣。就像本片,即便出土了,其薄如紙的謎面一條一條在眼前飛來飛去,誰看得見?
圓心 2018-05-30
日常的突發變故,以行動重建秩序,一句輕言又整個碎裂,健康寫實的反動? 當年若能上映,也許台灣的新浪潮可以早個十二、三年,永勝和片中的母親劉引商一起現身映後,實在太感人,14歲演電影,48年後才看到自己的作品,已經超過六十歲了,新浪潮前最佳台灣電影(沒有之一),2018.05.05@TIDF-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