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原名:Blue,又名蓝色、Derek Jarman's Blue
导演德里克·贾曼的辞世遗作《蓝》,记录下了他罹患**后的最后岁月。此时的贾曼已经双目失明,面对他的是死亡的颜色——这忧郁的蓝。影片从始至终都是满眼的蓝色,也是唯一的颜色。无画面无情节,也没有对白没有人物,除了诗性的背景音乐和贾曼宁静安详的自白。贾曼用这种极端的“反电影”形式,向我们讲述他最后的岁月:是嘈杂烦躁的医院声,也是岸边孤独深沉的海浪声;是他面对死亡时毫无怨言的沉默,也是他不舍离开深爱恋人的不忍与决绝。 他说:“我献给你们这宇宙的蓝色,蓝色,是通往灵魂的一扇门,无尽的可能将变为现实”,这也是贾曼与世长辞时,留给我们最后的“蓝色”。
发布于1993年。由德里克·贾曼执导,并且由编剧德里克·贾曼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约翰·昆汀、尼吉尔·特瑞、德里克·贾曼、蒂尔达·斯文顿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93-10-03(纽约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连城易脆 2020-01-09
也许很多人觉得这种全片蓝屏的电影只是一种噱头,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要看最终呈现的效果以及观影带来的具体感受。虽然我的确无法真正体会到德里克贾曼临终前***带来的痛苦,失明带来的郁闷,死亡带来的静寂,但是我从他散文诗一般的叙述中,高饱和度的蓝色画面中,丰富多样的背景声中,依然能体会到他深邃的内心世界,对疾病、颜色、***、死亡的种种思考。当然作为导演的遗作,非常的私人化,无论如何我都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德里克贾曼最真实的感受,不过不得不承认影片这种高概念的创作带来一种特别的体验,雨宫萤的翻译也雅致无比,电影结尾处真的会觉得有种忧郁忧伤。
Fleurs.哼哼 2019-04-07
黑暗伴随着潮水涌进来,年份滑落在日历***的吻濯濯生辉,一根火柴穿透了黑夜,燃烧着而后逝去。 我的睡眠中断了。 再吻我一次。 吻我。 反复地亲吻我。 再吻我一次。 吻我。 反复地亲吻我。 永不满足。 贪婪的嘴唇。 蓝色花簇的眼睛,蓝色的天空。
Alain 2018-09-23
单纯的听觉和(隐性的**性的)念白文字共同藏掖在显性的看似静止画面那流动的褶皱和觳纹当中,观者的各项**在此种波浪似的流动中已然不啻于通感而达到了更相谐的共振,如艾略特所言“诗歌是生命意识的最**,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最敏锐的感觉”,贾曼分明在用影像创作诗歌;博尔赫斯失明后只能看见**如暮色的**金黄,贾曼所见之处却是一片轻盈、忧郁、**、令人心碎的蓝色,像特拉克尔“愧对蓝色的死亡”、巴塔耶的“天空之蓝”和”普鲁斯特的“蓝色发粉”,处在光谱边缘的、需得经由天空与海水才能抵达我们的遥远的颜色,***与***、爱情与死亡、不堪而甜蜜的回忆与光荣而无望的梦想,“当一个词或句子在闪耀的火花中突然显现时,蓝色注视着这一切”,世界退回洞*之中,一切事物都被投入*壁反射出永恒的阴影。
本质鳖*eznf 2017-06-24
开场前,工作人员说:“我提醒大家一声,我真的不知道这一场会有这么多人,总之片源没有任何问题,请放心观看。”接着,满场观众在75分钟的时间里,看到了完全不同的画面。温柔如水的声音中,思绪淹没了大家。“致H.B和所有真正相爱的人。”其实,这个世界是配不上这样的美的。
把噗 2014-02-12
灵魂共振!德里克·贾曼比杜拉斯走得更远,在杜拉斯那儿,声与画虽然分离,但未彻底,画面依赖于声音。德里克·贾曼则用一张蓝屏彻底地将影像-空间消解掉了,借助于音乐(类似Pink Floyd摇滚乐对声音-空间的开拓)和文字(散文与诗)形成想象-空间。
** 2011-07-20
天哪,这就是梦吧。最后字幕出现“拍摄这部电影时,Derek近乎完全失明”,我才恍然大悟……诺,这也是长镜头的一种呢。喜欢海的声音,所谓通感,就在这里了
芦哲峰 2011-03-28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心也蓝。
彌張 2010-08-16
blue is your house...blue is you
影志 2007-07-23
“英国的德里克·贾曼,以自己的同志和诗人的双重气质,拍摄了同志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成为最著名的同志导演大师之一。他的最后作品《蓝》以纯净而略带忧郁的满屏蓝色结束了自己的导演生涯,也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一个完美解脱的句号。”希望有一天,所有的男孩爱上男孩,所有的女孩爱女孩,永不改变。
S.Dummy 2007-04-20
永远在看,永远未完。戴上耳机听这部电影,在那片蓝色中寻找细微的纹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