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拍电影原名:好好拍電影,又名Keep Rolling
她生于辽宁,长于澳门,受教于香港,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成长与求索。取得香港大学英文及比较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后,她远赴伦敦进修。在那裡,她找到了电影,从此再没停下脚步。 师承胡金铨,**作开辟香港电影新浪潮;于商业与艺术、 类型与文艺之间游走,不断探索自己和这座城市的漂泊状态;六夺金像 三斩**,仍要为投资犯难发愁;从早年获奖无数到跌入谷底,从不放弃忠于创作的机会。 美术指导文念中首执导筒,回顾许鞍华四十余载光影生涯,零距离捕捉她亲和地道、 急躁论尽的真**,亦看到她与母亲的感情牵绊。 对电影和香港始终一片赤诚, 电影伴她活出了人生的**。
发布于2020年。由文念中执导,集众多位许鞍华、徐克、侯孝贤、刘德华、萧芳芳、张艾嘉、田壮壮、贾樟柯、尔冬升、施南生、李樯、李屏宾、杜笃之、刘天兰、杨凡、林嘉欣、关锦鹏、张敏仪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20-12-03(中国香港),2020-10-23(香港国际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提名)。
根 2021-10-23
这个级别的导演,可敬可畏的不稀奇,可爱才是最难的。
57 2021-09-05
其实是很传奇而且桀骜的一生,说出口来都是轻描淡写,这的确很许鞍华。别人说她的电影总是拍那些不安、忧愁的人,她就笑说是吗我还以为我很阳光呢。这种超越了导演身份的导演,比那些为技艺所困或者极力突破技艺的作者更值得崇拜,因为她表达的愿望如呼吸般自然,当别人在谈论阻碍的时候她已经冲破阻碍生长出来,比如她对香港的爱,就近乎一种本能的认识。当然这种崇拜常常无法兑现为现实资源,她也无意去追逐那些,因而必须面对创作的路上总是缺斤少两的窘境,有冲劲的时候条件不行,等条件好了体力又跟不上,于是她说不出自我感动的话,只能待在自己的小房间,说说那些无尽的克难。
内陆飞鱼 2021-09-03
比起王家卫、杜琪峰等人,许鞍华不是一个风格鲜明的作者导演,她的水准忽高忽低,入行四十余年,相对比较高产,涉猎题材也很杂,质量参差不齐,但是拍**、拍人物有其独到之处,看了这个片子知道这一切的原因,这是一个烟瘾大、动作潇洒、生命力旺盛、内在有趣、生活简单的人。最喜欢的导演作品《投奔怒海》《客途秋恨》《**四十》《千言万语》《男人四十》《姨**后现代生活》《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
LOOK 2021-08-27
好久没看到这么精彩丰富的拍华人导演的纪录片,水平接近当年阿萨亚斯拍侯孝贤。正、反、侧都拍到,不回避不仰视不煽情不狗血,立体生动真实,叙事手法也不呆板,以时间的来回拉扯代替线性铺排。
南悠一 2021-06-29
中国最常见的知识分子(被*曲成)有两种,一种精致利己(严格不算),一种追求出仕想当国师(古往今来)。他们喜欢“为民**”**崇高感,或者常指责抱怨所谓“人民”愚、蠢、支;他们沉溺于视听和技巧的花哨,或者从来没真正尊重和重视自己的观众。李樯说许鞍华是知识分子,但许不是这两种,许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中的个体有体恤,有理解,有尊敬,而这些构建自她对周遭的观察,对他人的观照,尤其是对自身的省悟。可惜,中国有许多许多技巧上比许鞍华好且好很多的导演,但许鞍华的良心,仅此一颗。
大奇特(Grinch) 2021-03-21
许鞍华说:“电影是老婆,文学是**。”徐克说她:“不做屈就市场的事情,做坚持自己的的事情。”她在神与狗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看完纪录片才知道原来她这么多电影都有自身的影子。
朝阳区妻夫木聪 2021-03-19
看的过程一直傻笑,片尾的颁奖典礼一出来,直接泪目。不仅是好的纪录片,更是好的影像**,既有同行们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导演自己大段的剖析,通过自己的作品脉络梳理,串联起导演的成长经历和对世界的认识,结构非常吸引人。在镜头前,她是如此真诚温柔,但是在片场又是一个完全投入其中毫无二心甚至充满执念的艺术家。最后,出于对这座城市的责任和情感,她深知自己所肩负的重任,即便完全是自发的,这种感情藏在她的哽咽里,也藏在她的每一次行走中。讲真,这种干货满满的纪录片真的可以一直看下去,哪怕大导演们众演员们只是坐在一起吹吹牛话话家常就已经足够有料了。Long Live Cinema,Long Live HK!
才华有限 2020-10-24
看到最后觉得被骗了,全片好似许鞍华是个loser,几段低潮期,电影不卖座,感情空白,结果结尾五座金像奖最佳导演片段和***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分明又是人生赢家。最喜欢的一段是在内地宣传《明月几时有》的间隙,抱怨记者问题重复,都问什么女性电影的问题,结果话音刚落她又开始食烟😂 前一秒说有个野心运动变辣妹下一个镜头大啖菠萝包😂
慕 2020-10-23
「你真係好勤力。」「勤力係無燃用的。」
Landy 2020-10-23
有兩段挺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是攝影機近距離捕捉許鞍華在片場專心導戲的工作狀態,這是一個居於幕後的導演難得地坦誠相見,展現新**的時刻,對比起杜Sir在現場「直腸直肚」的火爆脾氣,許鞍華要溫和克制得多。有趣的是,太專注的Ann更多時候是整親自己,看似是一個向外宣洩情緒(爆粗大罵),一個反作用於己身(磕磕絆絆),但實際上對那些不滿足於現況,努力做到最好的電影創作者來說,著緊套戲受傷最多的永遠是導演自己。 二是拍許鞍華電影之外的生活日常,她與年邁的**親出門去私家診所複診,到達後才發現診所沒開門,Ann於是便帶母親到樓下茶餐廳喝咖啡。很喜歡攝影機安靜地對著熱氣騰騰的咖啡杯,母女倆不發一言相視而坐,享受什麼也不做的恬靜舒適。隨後,鏡頭目送Ann攙扶著母親徐徐離去,日子細水長流,人生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