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原名:The Revolutionary,
他被西方称作”**鲁滨逊“。 1921年8月14日,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一个犹太家庭。1945年,他在斯坦福大学学习中文后随美军来到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的介绍,***、***等人的批示,他成为唯一获准加入*****的美国公民。留华长达35年,其间,他见证了解放战争,***、三年困难时期等历史阶段。1960年代中期,李敦白到达了个人声望的巅峰,积极响应*****的号召,随后遭受批斗,前后两次因“特务”罪名入狱,共达16年,却从未动摇过自己的****理想。1980年,他和中国妻子王玉琳带着孩子回到美国,自*****开始经营一家咨询公司,接受其业务的客户包括微软、英特尔等美国企业。 导演Lucy Ostrander深受1960年代西方高涨的左翼运动影响,成为了一名西方左派知识青年,是...
发布于2012年。由露西·奥斯朗德执导,并且由编剧Irv Drasnin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Sidney Rittenberg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12-10(美国)公映的电影。
Dracula 2023-10-09
Once you get into power and you have to protect your new power against the enemy, civil rights becomes your enemy. Intellectuals talk too much, they raise too many questions. You have to keep them quiet.
易水 2021-06-08
3.8。前半部分平庸,基本上没有什么新东西。后部分有些东西。被卷入漩涡的鬼佬,但其实佢系主动的。
Koechels 2020-12-05
真是让**开眼界又令人唏嘘的一部纪录片。虽然只有李一个人在叙述,可信息量超大。只可惜,不是每个犯了错误的人都学会了接受教训。
戎州岛夷 2018-09-17
看完不知道说什么,一个简单的美国人如何卷进中国这个最狂飙突进又眼花缭乱的历史洪流里,35年浮浮沉沉的传奇人生之后,口述着异国的苦难。听闻他经历过的一切,内心却是难以言说的平淡。
逸飞 2018-08-30
I should have quit right then. But I was too much into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to quit.I was too much into that feeling that I'm part of history,and if I quit now, I'm nothing.***和中国人文化传统的相似之处使得冷战时期的中国对李敦白这个美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然而在中国起起伏伏的35年真如同一出魔幻的好戏。非常宝贵的口述史。
翮 2018-07-04
那几个狂飙突进得让人眼花缭乱的时期,今天很多年轻人几乎已经一无所知。
Chandler 2018-07-03
可以结合《我是一个中国的美国人——李敦白口述历史》这本书来看。有反省,但是被问到说“经过6年监禁,你在1955年释放,为什么,最后他们为什么让你出去?”答:“因为约瑟夫·***做了他一生从未做过的好事,他死了。”
左小孩 2013-10-08
10.7,2013, PFA, Berkeley, with Xiao. The Chinese revolu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n American who used to be involved deeply in it.
消极 2013-05-10
资深党员李敦白口述延安、反右和**经历,深情回忆党的关怀、伟人八卦、作为革委会**和*****的荣光。**和自我反思没有超过一般国人的高度,集中展示了**友人的被**成果。
Rarseef 2012-12-01
"I'd rather be an English teacher in China at that time, not a Chinese-speaking revolutionary."